聚氨酯(Polyurethane,简称PU或PUR)是一类由异氰酸酯(通常带有多个 -NCO 基团)与多元醇(带有多个 -OH 基团)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的主链上含有重复的氨基甲酸酯基团(-NH-COO-)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总称。它并非单一化合物,而是一个极其多样化的聚合物家族,其性能和应用范围之广,使其成为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。
性能高度可调: 这是聚氨酯最核心的优势。通过选择不同类型、分子量、官能度的异氰酸酯和多元醇,调整它们的比例(NCO/OH 指数),添加不同的助剂(催化剂、发泡剂、扩链剂、交联剂、填料、阻燃剂、颜料等),以及改变加工工艺,可以精确地设计和制造出性能截然不同的材料:
从极软到极硬: 如软质泡沫(沙发、床垫)、硬质泡沫(冰箱保温层)、弹性体(鞋底、轮胎)。
从高弹性到高刚性: 如弹性纤维(氨纶)、工程塑料(齿轮、轴承)。
从亲水性到疏水性: 应用于不同环境。
从热塑性到热固性: 满足不同加工和回收需求。
优异的综合性能:
耐磨性: 非常突出,常用于鞋底、传送带、滚轮、密封件等。
弹性与回弹性: 软质泡沫和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缓冲和吸震性能。
力学强度: 硬质泡沫和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。
粘接性: 对多种基材(金属、木材、塑料、织物、混凝土等)都有良好的粘接力,是优秀粘合剂和密封胶的基础。
耐油耐溶剂性: 一般较好。
耐低温性: 低温下不易变脆,性能保持良好。
加工适应性: 可通过浇注、喷涂、挤出、模压、反应注射成型等多种方式加工。
出色的隔热隔音性: 闭孔结构的硬质聚氨酯泡沫是已知最有效的绝热保温材料之一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冷链、管道保温等领域。软泡也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。
耐用性: 在合理配方和环境下,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(需添加稳定剂)。
异氰酸酯:
芳香族: TDI(甲苯二异氰酸酯) - 主要用于软泡、涂料、胶粘剂; MDI(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) - 应用最广,用于软泡、硬泡、弹性体、涂料、胶粘剂; PAPI(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) - 主要用于硬泡、胶粘剂。
脂肪族/脂环族: HDI(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)、IPDI(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)、HMDI(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)等 - 主要用于要求耐黄变、耐候性好的涂料、胶粘剂、弹性体(如透明鞋底)。
多元醇:
聚醚多元醇: 由环氧乙烷、环氧丙烷等开环聚合制得,分子量较高,柔韧性好,耐水解,成本较低,用量最大(尤其软泡、硬泡、部分弹性体)。
聚酯多元醇: 由二元酸(如己二酸)与二元醇(如乙二醇、丁二醇)缩聚制得,力学强度、耐磨性、耐热性、耐油性通常优于聚醚型,但耐水解性较差(用于高性能弹性体、涂料、胶粘剂、鞋底等)。
其他: 聚碳酸酯多元醇、聚己内酯多元醇等(用于特殊高性能应用)。
助剂:
催化剂: 加速反应(胺类如三亚乙基二胺、金属有机化合物如辛酸亚锡/二月桂酸二丁基锡)。
发泡剂: 产生气泡(物理发泡剂如HCFC/HFC/HFO类、环戊烷、水(与异氰酸酯反应产生CO₂);化学发泡剂)。
扩链剂与交联剂: 调节分子链长度和交联密度(小分子二醇如乙二醇、丁二醇、胺类如MOCA)。
表面活性剂(匀泡剂): 稳定泡沫结构,控制泡孔大小和均匀性。
阻燃剂: 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(添加型或反应型)。
填料: 降低成本、改善性能(碳酸钙、滑石粉等)。
颜料: 赋予颜色。
抗氧剂、光稳定剂: 提高耐候性和使用寿命。
脱模剂: 便于制品脱模。
聚氨酯泡沫: 占据聚氨酯总消费量的最大份额。
软质泡沫: 开孔结构,质轻、柔软、高回弹、吸音缓冲。主要应用:家具垫材(沙发、床垫)、汽车座椅与内饰、吸音材料、包装材料、地毯背衬、服装衬里、清洁海绵等。
硬质泡沫: 闭孔结构,质轻、强度高、绝热保温性能极佳。主要应用:建筑墙体/屋顶/冷库保温板、冰箱冰柜绝热层、管道保温、冷藏集装箱、太阳能热水器保温层、仿木材料(合成木材)等。
半硬质泡沫: 介于软硬之间,具有吸能特性。主要应用:汽车仪表板、保险杠内衬、自行车/摩托车坐垫、包装防撞材料等。
聚氨酯弹性体:
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: 液态原料浇注入模腔反应成型。耐磨性极佳、力学强度高、耐油耐撕裂、承载能力强。主要应用:工业滚轮(叉车轮、传送辊)、筛板筛网、密封件、油封、耐磨衬里、实心轮胎、鞋底(尤其高端工作鞋/靴)、体育器材(滑轮、滑板轮)、模具垫板、人工合成轨道等。
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: 具有热塑性加工性(可注塑、挤出、吹塑)和橡胶般的弹性。耐磨、透明/可着色、耐油、柔韧。主要应用:电线电缆护套、软管、薄膜片材、手机保护套、运动器材手柄、鞋材(尤其运动鞋中底/大底/部件)、汽车部件(防尘罩、垫圈)、医疗器械、3D打印线材等。
混炼型聚氨酯弹性体: 类似橡胶,需混炼硫化。应用相对较少,用于特殊密封件等。
聚氨酯涂料:
性能优异:耐磨、耐腐蚀、耐化学品、装饰性好、附着力强、可调配高光/哑光/特殊效果。
类型多样:双组分溶剂型、双组分无溶剂/高固含、单组分潮气固化型、水性聚氨酯、UV固化聚氨酯等。
主要应用:木器漆(家具、地板)、工业防腐漆(钢结构、储罐、管道、船舶、桥梁)、汽车涂料(原厂漆、修补漆)、塑料涂料、地坪漆、防水涂料、皮革涂料等。
聚氨酯胶粘剂与密封胶:
优点:粘接强度高、适用范围广(多孔/无孔材料)、柔韧性好、耐低温、耐老化(配方得当)。
类型:双组分反应型、单组分湿固化型、热熔型、水性型等。
主要应用:汽车制造(挡风玻璃粘接、结构粘接)、鞋业(鞋底粘接)、建筑(幕墙结构粘接密封、中空玻璃密封、门窗安装密封)、包装(复合薄膜层压)、木材加工、电子电器灌封密封等。
聚氨酯纤维:
主要指氨纶(Spandex, Lycra),具有极高的弹性回复率(可拉伸至原长的5-8倍并几乎完全恢复)。
应用:几乎所有的弹性织物领域:内衣、泳衣、运动服、袜子、牛仔裤、医用绷带等。通常与其他纤维(棉、涤纶、锦纶)混纺或包芯使用。
其他应用:
密封件与垫圈: 利用其弹性和耐磨性。
医疗器械: 人造血管、导管、心脏辅助装置(需生物相容性级别)。
合成革/人造革: 作为表面涂层或微孔层(PU革)。
粘弹性阻尼材料: 减震降噪。
铺装材料: 塑胶跑道、球场。
灌封与封装材料: 保护电子元件。
异氰酸酯: 主要原料异氰酸酯(特别是TDI、MDI单体)具有毒性和刺激性(呼吸道、皮肤、眼睛),操作时需严格防护(通风、个人防护装备PPE)。固化后产品中残留单体极少,一般安全。
溶剂: 溶剂型产品(涂料、胶粘剂)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,需关注VOC排放。
阻燃剂: 部分传统阻燃剂(如卤系)存在环境风险,正逐步向无卤阻燃发展。
回收: 聚氨酯回收是挑战。方法包括:物理回收(粉碎再利用于低端产品)、化学回收(醇解、胺解、热解等裂解成原料或单体)、能量回收(焚烧)。生物基聚氨酯的发展也旨在提高可持续性。
生物稳定性: 大多数聚氨酯不易被微生物降解,属于持久性材料。可生物降解聚氨酯是研究热点。
聚氨酯是全球消费量巨大的合成材料之一,市场持续增长,尤其在亚太地区。
发展趋势
环保化: 水性、无溶剂、高固含、UV固化技术的推广;生物基原料(如蓖麻油基多元醇)的应用;无卤阻燃;更高效的回收技术。
高性能化: 开发更高强度、更高耐热、更耐磨、更耐候、功能化(如导电、自修复)的聚氨酯材料。
应用领域拓展: 在新能源(风电叶片芯材、电池包保温/密封)、生物医疗、3D打印、电子封装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开发。
聚氨酯是一种性能极其多样、应用极其广泛的“万能”高分子材料。其核心在于通过灵活的化学配方设计,可以制造出从柔软的海绵到坚硬的塑料、从弹性纤维到强力胶水、从防水涂料到高效保温材料的各种产品,深刻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(家居、出行、穿着、建筑、工业)。随着环保和高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,聚氨酯技术也在持续向着更绿色、更先进的方向发展。
惠州大亚湾达志精细化工有限公司